No.00069 自识宿命的公主

自识宿命的公主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465部《经律异相》第34卷(安息国王女先从狗来第四)整理:

 

昔日有城名头迦罗,城中有白衣,日日请沙门来家中食,沙门是罗汉。

 

白衣家中有一狗,沙门食时常拿一些饭分狗。狗得饭食,便生好心向沙门。沙门日往,狗便习待。沙门食时,每次总持一些饭与狗。狗有好心向沙门,积年累月。

 

此狗命终之后,投胎生为安息国公主。公主自识宿命,知本是狗,因有好心向沙门故,得王女身。然而安息国中,都无佛寺沙门,无法供养。

 

在公主嫁到月支国后,见沙门心大欢喜。想起前世作狗,沙门与饭好心向沙门,令得人身,今当大供养沙门。

 

月支国中大有沙门,公主常常日日饭食三五百人,亲自操办,端饭端菜,沙门食讫,手自扫地。

 

家中奴婢皆生好心而言:此乃公主,来到此间,供养沙门,亲历亲为,我辈亦当用心。为了不让公主亲自扫地,奴婢们便好心将扫帚都藏了起来。

 

公主找不到扫帚,便取初来所著衣卷,用以扫地。

 

夫见妇以新衣扫地便言:卿虽信佛法,供养沙门,未曾见沙门与卿一钱两钱,何以新衣扫地?当索扫帚。

 

公主便为夫自说宿命:我前世时生在狗中,主人家供养沙门,沙门分饭与我,我有好心向沙门故,得离狗身生为公主。但有好心故得此福,亦不治生得此衣也。

 

夫闻欢喜,谓妇而言:卿但以好心向一沙门,得祐乃尔!

 

夫先悭贪,闻妇所说即大布施,无所匮惜,斋戒精进,兴立佛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