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.00324 相思龙女后生为龙

相思龙女后生为龙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52部《旧杂譬喻经》(之六)整理:

 

昔有沙门(罗汉),与沙弥于山中行道。

 

沙弥每日至人家中取饭,山路崎岖,总是摔倒,饭撒一地。

沙弥便将没有污染的饭,盛着于师钵中。

自己将污染的饭,洗一下冲掉泥土,再自食用。

 

师见其每次都洗饭,便问其因。

沙弥答言:去时晴天,回来下雨,不慎摔倒,覆饭于地。

 

师默然,即入禅定,知是有龙来娆,便到山中唤龙。

龙化作老翁而来,头面着地,为沙门作礼。

沙门问言:汝何因娆我沙弥?

龙答言:实不敢娆,但爱其容貌耳。

 

于时龙便请沙门与龙宫中,日日供养饭食。

沙门默然受请。

 

回来之后,师便告沙弥言:从今以后,你不用再带饭回来给我,自己就在人家中吃。

 

于后某日沙弥见师钵中有两三粒饭,香美异常非世间饭,便问其师:于天上吃饭乎?

师默然而不应答。

 

沙弥为了搞清楚其师究竟于何处吃饭,便钻入师床下,抓紧床足。

其师不知,坐于床上入定,以神通力,连床带人一起飞入龙宫之中。

龙及龙女,俱为沙门作礼,复为沙弥作礼。

其师方知,沙弥随其来此龙宫之中。

 

沙弥见诸龙女相貌出众,端正无比,心动不已。

其师饭已即将还时,语沙弥言:彼龙虽有七宝宫殿及诸婇女,然为畜生。汝为沙弥,虽未得道,必生忉利天上(天胜过龙百倍),切莫相思,勿以污意。

 

其师更语沙弥:龙有三苦。

其一、此百味饭入口即化成虾蟆。

其二、龙女虽然端正无比,但欲为夫妇礼时(行淫欲事时),便化成两蛇相交。

其三、龙背有逆鳞,沙石生其中,痛乃达心胸。

汝何因欲之?

 

沙弥不应,昼思夜想,不能忘怀,乃至不食。

不久得病而死,魂神即生为龙作子,威神致猛。

 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776部《佛说因缘僧护经》整理:

 

龙有五法不能隐身:一者生时、二者死时、三者淫时、四者嗔时、五者睡时,是为五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10部《十诵律》第21卷整理:

 

佛在舍卫国。时有一龙,信心清净,从宫中出,变为人身,诣诸比丘所言:大德!与我出家。

诸比丘不思虑便与出家。

 

是龙与一小比丘,得一小房共宿。时热,龙法嗜眠,忽然倾卧。

 

有五因缘龙身不变:一生时、二死时、三淫时、四瞋时、五眠时。

 

是时龙眠,身满房中。同房比丘后来见之,心怖失声。

诸比丘大集问言:何以大唤?

答言:房内有蛇。

 

龙闻是声,疾疾惊觉,还加趺坐。

诸比丘不知云何,以事白佛。

 

佛言:此非是蛇,乃是龙。可往唤来。

龙到佛所,头面礼佛足一面坐。佛与说法,示教利喜。

 

佛种种因缘说法竟,即遣去。

龙去之后,佛以是因缘集僧,语诸比丘:从今龙不应与出家受具足戒。若与出家受具足戒,犯突吉罗罪。一切非人亦如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