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.00366 嗔心骂僧堕龙身

嗔心骂僧堕龙身

 

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317部《撰集百缘经》之(九十一)整理:

 

尔时世尊初始成佛,欲教化诸龙王故,即便往至须弥山下,现比丘形,端坐思惟。

 

时有金翅鸟王,入大海中,捉一小龙,还须弥山顶,欲食啖之。

时彼小龙命故未断,遥见比丘端坐思惟,至心求哀,寻即命终。

生舍卫国婆罗门家,端政殊妙,世所希有,因为立字,名须菩提。

 

年渐长大,智慧聪明无有及者。唯甚恶性,凡见人及畜生,则便嗔骂。

父母亲属皆共厌患。

遂便舍家入山林中,乃至见鸟兽及草木,亦生嗔恚,终无喜心。

 

时有山神语须菩提: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?既不修善,则无利益,唐自疲苦。今有世尊有大福德,能教众生修善断恶。今若至彼,必能除汝嗔恚恶毒。

 

时须菩提闻山神语,即生欢喜,寻问之言:今者世尊为在何处?

山神答言:汝但眠眼,我自将汝至世尊所。

 

时须菩提,眠目须臾,不觉自然,而至佛所。

见佛世尊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光明普曜,如百千日。

心怀欢喜,前礼佛足,却坐一面。

 

佛即为说嗔恚过恶,后受果报,堕在地狱,备受苦痛。设复得脱,或作龙蛇、罗刹鬼神,心常含毒,更相残害。

 

时须菩提闻世尊说,心惊毛竖,寻自悔责。即于佛前,忏悔罪咎,豁然获得须陀洹果。

心怀喜悦,求入道次。

佛即听许:善来比丘!须发自落,法服着身,便成沙门。

精勤修习,得阿罗汉果,三明六通,具八解脱。诸天世人,所见敬仰。

 

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而白佛言:世尊!今此须菩提比丘宿造何业?虽得为人常怀嗔恚?值佛世尊出家得道?

 

尔时世尊告诸比丘:汝等善听。此贤劫中波罗奈国,有佛出世,名号迦葉。于彼法中有一比丘,常行劝化,一万岁中(迦葉佛时人寿为二万岁),将诸比丘处处供养。于后时间,僧有少缘,竟不随从。便出恶骂:汝等佷戾,状似毒龙。以是业缘,五百世中受毒龙身,心常含毒,触娆众生。今虽得人,宿习不除,故复生嗔。

 

释迦牟尼佛告诸比丘:尔时比丘恶口骂僧众者,今须菩提是。由其尔时供养僧故,今得值我,出家得道。

 

时诸比丘,闻佛所说,信受奉行。